關於抱不抱孩子,miky MA再次以《學前教育》雜誌的文章來解說,感謝miky MA!


引自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.7Ngo7WEGQEhlMJaujhEa5rqcc9Ibw--/article?mid=1454


 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 


miky MA之前心有所感寫下的一篇文章(抱不抱,很簡單)引起不少迴響,前幾天在部落格一陣亂逛時,竟偶然在一個不相識部落格看到那篇文章的轉貼,想必這個議題有不少人關心,今天在《學前教育》雜誌看到這些文章,趕緊貼上來分享一下。

小擁抱‧大親密~
你,抱對了嗎?
老人家常說,孩子一哭千萬不要趕快抱他,那會寵壞孩子,但也有人說擁抱可以立即安撫孩子,到底應不應該抱孩子呢?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孩子為什麼要您抱?

●情感性依附的需要
寶寶六個月大開始認人的時候,會因為看到陌生人就焦慮,父母離開就哭鬧,這些都是情感性依附的自然表現。爸媽這時要常抱抱他。等到這段時間(6個月至一、兩歲間)過去後,這種依附的需要便會逐漸減低。
●工具性依附的需要
嬰幼兒在學會爬行、走路以前,都需要借助爸媽的擁抱,來移動身體、擴展生活的空間,這在孩子能自由活動後就逐漸消失,到時他忙著玩,可不一定要您抱囉!
●制約習慣的反應
爸媽聽到孩子哭了,就把他擁入懷裏,久而久之,孩子自然就學習到:不舒服、有需要時就哭;哭了以後就期待著被抱。如果沒有人抱,便哭鬧不休。尤其4~8個月大時,正是伸手取物或握奶瓶的開始,東西掉了他才知道會去找,所以寶寶的經驗是「哭了→媽媽來了」、「哭了→媽媽抱了」。


抱多就黏人?
寶寶只能感受到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,並不懂得「忍耐」,因此,當他以哭表達被擁抱的需要,卻受到忽視時,他只會愈哭愈大聲,直到聲嘶力竭,此時他的失望與無助已經佔滿心頭。
寶寶哭了,我們就該去抱他、觀察他、瞭解他哭的原因,不要因為怕給他過度的疼愛,而對抱抱有點遲疑。如果我們對於寶寶的呼喚不加理會,恐怕幼小的心靈會有挫折感,影響日後對這個美好世界的信心喔!

愈抱愈不依賴!
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安絲渥(Mary Ainsworth)研究發現,哭了之後立即收到反應的嬰兒,一歲以後還會哭鬧的比率比較低。學者認為,媽媽對嬰兒的需求愈是敏感,嬰兒就愈有安全感,不但能和媽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,而且敢於外出探索,逐漸脫離依賴。
個案研究則發現,兩個在兩、三個月大時哭鬧程度相當的嬰兒,A寶寶的父母對孩子哭鬧不煩不亂,仍然跟他說話,抱著逗他玩。B寶寶的父親則極少花時間陪小孩,只要他一哭,母親就把他抱在懷裡走來走去,很少跟他說話,或是陪著他玩。等到一歲左右,A寶寶只要在父母身邊不遠,大部分時間都能快快樂樂地自己玩:B寶寶卻仍然時常哭鬧,要求大人抱。

爸媽對於孩子的需求及成長的脈動較為敏感,較能適時擴展孩子的行為能力,使得他逐步在不被抱的情況下也能有安全感,能自得其樂。所以研究中的B寶寶仍然得倚賴較原始的方式──被抱才覺得安全、快樂。


抱,就夠了嗎?
從表面看來,抱孩子不過是把孩子抱在懷裡而已,事實上,有幾種常見的「抱」的態度是值得商榷的:
●應付型
有的人抱孩子常常是「純」抱孩子,也就是兩手抱著孩子、眼睛卻盯著電視或是與人交談,很少注意、關切到孩子真正的需要,或與孩子有任何溝通。這使得「抱」成為大人的負擔,孩子的需求也得不到真正的滿足,枉費了「抱」的功能。
●全天候型
有的家長在孩子哭鬧或有異樣反應的時候,就立刻放下其他工作來抱孩子。這種處理態度往往使得孩子沒有機會學習面對和等待—面對遭遇不適的小小挫折感和等待媽媽把事情做到一個段落。
●控制型
這種態度多發生在孩子開始學爬或學走,對周遭事物充滿探索興趣的階段。為了避免孩子亂爬、亂摸,有的家長索性把孩子抱在懷裡,以避免處理善後,但是卻因而限制了幼兒四處探索的機會。這種處理方式,往往會錯過孩子行為發展的關鍵時刻,阻礙了發展學習獨立的基本能力。


《學前教育雜誌提供》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熊熊老師(靜伶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