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正常之生理特徵    



        體溫:一般是維持在36.4~37.2℃


·       肛溫:37~38℃


·       腋溫:36~37℃


·       口溫:36.5~37.5℃



        脈搏:平均120~160/分;睡眠時約100/分;哭或驚嚇時,脈搏速度會增加。



        呼吸:平均30~60/分,主要是腹式呼吸。



        身高:足月兒出生約45~55公分,1歲時為出生的1.5倍,2歲時是成人身高的一半,4歲時為出生身高的2倍。



        體重:約2.5~4公斤;在出生的一週內處於負平衡時期,因體液流失,排泄、脂肪消耗及去掉胎脂等,使體重減輕5~10%,此為生理性體重減輕,於第7~10天恢復至出生時體重。



        頭部:(頭圍約33~37公分),無腫塊或血腫,頭型正常與否、前囟門(出生12~18個月關閉)、 後囟門(出生8~12週關閉)是否凹陷或凸出、顱骨骨縫閉合或隆起等,都是頭部正常與否的觀察指標。



        顏面:哭泣或微笑時,五官及兩頰皆對稱。



        眼睛:眼眥內距2.5公分,鞏膜為白色,無分泌物,可完全閉合。出生寶寶的眼皮上常會沾上很多黃色的分泌物,這是因為鼻淚管阻塞的因素,可每天按摩鼻樑幾次,讓阻塞的鼻淚管維持通暢,眼屎會減少。



        耳朵:兩耳對稱,耳翼的最高處需高於兩眼角至枕骨的假想連線。



        鼻子:位於臉部中心,無鼻翼煽動。



        口腔:需注意舌頭是殘留白色的奶垢?嘴唇呈粉紅色,堅實飽滿,無唇顎裂及珍珠疹。



        頸部:無邪頸或淋巴結腫大,不易摸到甲狀腺,可做頭部各方向的轉動。



        胸部:(胸圍比頭圍小2公分,1歲前胸圍<頭圍),可能出現巫乳情形。呼吸規則



        腹部:微突且鬆軟,臍帶(約在一週後脫落)乾燥無分泌物或惡臭。



        背部:平滑無膨出或彎曲。



        便:排泄習慣來自於大腸的反射,因此幾乎在喝完奶之後便會有排便的動作,其改變為漸進式。


·       胎便:呈墨綠色黏稠狀。應出生36小時內排出。


·       過渡便:出生後第三天開始,顏色變為棕綠色至棕黃色。


·       奶便:出生後第四天開始。


(1)  餵母奶其奶便顏色呈金黃色,味道如牛奶發酵味,形狀較稀(糊 狀),每日排便次數較多,約4~6次。


(2)  未配方奶者其奶便顏色為黃白色至淡棕色,味道較臭,形狀較硬,每日排便次數較少,約1~2次。



        尿液:第一次解小便,需出生24小時內解出,每天解小便至少6次,一次尿量約20~30cc



        生殖器:


·       女生:陰唇呈粉紅色且潮濕狀,出現假性月經為正常現象。


·       男生:正常尿道開口位置為陰莖頭頂端的中央,無水腫情形,有陰囊、睪丸下降。



        骨骼:無骨折或脫臼。



        哭聲:洪亮有力。



        皮膚:完整無破皮,呈粉紅色,胎脂在出生數週之後便會自動褪去,出生2436小時後會開始有脫皮的現象,並持續23週。由於新生兒的表皮角質層於出生時並未完全褪去,再加上油質分泌不足,所以以新生兒的皮膚較容易產生乾燥及皸裂現象,可定時為寶寶擦拭嬰兒油。。


·       生理性黃疸:出生後2~3天出現,4~5天變的更黃,通常一週後逐漸消退。黃疸指數>7mg/dl,則鞏膜及皮膚(臉、身體、四肢)會發黃。


·       病理性黃疸:出生24小時內出現,或一週後黃疸仍無消退。


·       胎記:是因為某些正常細胞過度滋生所形成的結果。有部份的蒙古斑、莓狀血管瘤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消失,但有些卻會一輩子伴隨寶寶成長。



        四肢:活動佳,由於中樞神經尚未發育成熟,常會有四肢抖動的現象,無麻痺、水腫。正常骨骼的發育是由膝內翻慢慢變成膝外翻,所以出生到二歲左右是膝內翻,隨著年齡漸漸轉外翻。



        其他特殊狀況註:


a.由於嬰兒皮酯腺尚未發育完全,故皮膚出現此白疹為正常現象。


b. 背部脊椎處的紫青色突起物,檢查為肌肉層中的血管瘤,不影響脊椎。


c.由於寶寶須靠吸吮奶瓶(個案喝配方奶)得到所需營養來維持生命,其上唇便會不斷與奶嘴摩擦,但嬰兒的上唇比成人來的厚,故再觀察即可。


d.其右足跟之針孔為嬰兒篩檢。



        營養狀況評估:嬰兒一天所需熱量 110~120cal/kg/day


      


計算公式:
 
110~120卡/公斤*嬰兒體重(公斤)*(30cc/20卡)=一天的奶量



 


1.     黃惠美等譯(91)。幼兒健康。安全與營養。台北,心理。


2.     財團法人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嬰兒中心(93)。嬰兒手冊。


3.     溫淑芳(92)。兒童身體檢查與評估。台北,華藤。


4.     雷若莉、林怡君等合譯(93)。兒童身評手冊。台北,華藤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熊熊老師(靜伶) 的頭像
    熊熊老師(靜伶)

    熊熊老師親子工作坊嬰兒按摩手語瑜珈 >

    熊熊老師(靜伶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